第536章 祸国殃民-《变身倾世长生仙,我以医术救世人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“自然在理。”苏尚赞同地点了点头,也端起酒杯,轻轻抿了一口,微笑着说道:“在家靠家人,在外靠朋友。行走江湖,若能得友人相助,办起事来自然事半功倍。”

    “苏大人果真是明白人!”侯家主喜形于色,哈哈大笑起来。过了片刻,他止住笑意,一脸真诚地说道:“既然如此,那苏县令是打算在泗水县谋求些什么呢?这本地门派、势力、商户众多,行事稍不留意,便容易招人记恨。我侯家在这县中经营多年,多少还是有些能力的。如今看县令的意思,若是打算在县中经营商道,那我们侯家以及商行上的朋友,都可以为您提供帮助啊。”

    苏尚听闻,脸上露出惊喜之色,问道:“此言当真?”

    “毋庸置疑!”侯家主肯定地回答道,接着压低声音,笑着说道:“我对苏大人您是一见如故,为表诚意,就让我先帮您一件小忙吧。”

    “候前辈太客气了!”苏尚连忙推辞,脸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。

    “一件小事,一件小事!”侯家主大声说道,声音盖过了苏尚的推辞,“做生意讲究的就是诚意,办事同样如此。世人都道无奸不商,可又有几人能懂‘诚达四海’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。”

    苏尚看着侯家主,神色认真地说道:“那就让他们把手里的生意放松一些,多给其他人一些活路和机会,莫要再全力把持县里和水梁山的市场了。”

    短暂的沉默过后,侯家主亲自起身,为苏尚添了一杯酒,脸上依旧挂着笑容,说道:“做生意哪有奔着亏钱去的,苏大人,您换个要求吧。”

    “我说候家主,你不会以为能在泗水县吃一辈子老本吧?”苏尚表情严肃起来。

    侯家主放下酒壶,目光紧紧盯着苏尚的脸,沉默片刻后说道:“候某早年漂泊四方,最后才在泗水县扎根,一路摸爬滚打,才有了今日这番成就。

    我不指望在泗水县发家立业,难道还要去外头,与那些手眼通天的大人物竞争吗?那岂不是自寻死路?”

    “这叫向死而生。”苏尚轻轻敲了敲桌面,脸上又浮现出笑意,“识时务者为俊杰。等朝廷平定北方,回头整治东南倭寇,届时这片地方便是朝廷开刀的首选之地。侯前辈,时代已然不同了,从前江湖武林中,只要武功高强便能横行天下,可如今,朝廷有了火枪大炮、机关巨物,早已能够掌控大局。唯有紧跟朝廷,方能睡得安稳,吃得踏实啊。”

    “此言差矣,朝廷虽好,可平定北方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。人生在世,不过短短百年,你我又能有多少光阴可以虚度?苏大人,活在当下才是最实际的。”侯家主言辞恳切地劝说道。

    苏尚收起笑容,站起身来,说道:“如此看来,怕是要让侯家主失望了。”

    “苏县令既然如此固执,到时候可别怪我们不讲情面。”侯家主盯着苏尚,冷冷地笑道。

    “讲不讲情面,就看谁能在泗水县笑到最后吧。”苏尚冷哼一声,拂袖而去。江大宝见状,赶忙带着人跟上,一行人踏出酒楼大门,鱼贯而出。

    桌前,侯家主强忍着心中的怒意,叫来亲信,低声吩咐道:“去给孙文兴送个信,让他们动手吧,不必再留情面了。”

    这世上,大多数人都在乎脸面,在乎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。一旦撕破脸皮,便很难再和好如初。走到这一步,双方其实都有所预料。

    分开之后,彼此之间的较量也就无需再遮遮掩掩了。

    针对苏尚以及当地官府的行动,很快便在第二、第三天展开,如同惊雷般猛然劈下。起初,动静还比较小,而后逐渐变大。

    背地里,那些散户以及许多与官府有过接触、原本还在犹豫是否要投靠官府的人,看到这阵仗,心中大为震惊,暗自庆幸自己还好没有听信那女官的话。毕竟苏尚曾承诺他们,只需在暗处响应就行。

    此刻看来,没听信她的话,当真是不幸中的万幸。众人纷纷想着,果然官府靠不住啊,女人终究是女人,难成大事!

    夜里谈判破裂之后,从第二天开始,先是支持官府的官员、小吏,以及他们家中的亲朋好友,被县内商户毫不留情地驱除,赶出庄园,不再任用。

    这一事件的发生,引发了不小的骚动。

    水梁山的形势格局特殊,那些没有门路的百姓,只能依靠这些商人讨生活,帮他们种地、做生意,不断付出自己的劳力。可如今没了活计,生存便成了大问题。

    矛盾的出现与转移往往很容易,没几个人会去深究事件发生的精确原因和背景,他们只知道自己没活干了,没有收入了。

    在大户们的不断煽动和夸大之下,这些百姓将自己的悲惨处境归咎于支持官府做派的人,或许是自己的父亲,或许是自己的丈夫。

    心中的愤恨越来越深,于是乎,衙门这边开始乱了起来。

    第三天一大早,衙门外便围满了百姓,大多是贫农。他们衣衫褴褛,衣不遮体,手里高举着农具,对着衙门大声叫嚷,纷纷表示要找新县令讨要说法。
    第(2/3)页